1月13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联合镜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凯达尔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四足机器人“黑豹2.0”正式发布。
“黑豹2.0”形似“机器猛兽”,整体重量为38kg、站立高度0.63m。据介绍,这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四足机器人”,速度可达到10米/秒。
在研发团队看来,快,不只是速度,更重要的是探索机器人性能边界的方式。“我们当前的研究重点在于提升机器人性能的极限,让机器人能够真正达到甚至赶超生物的运动能力。”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金永斌研究员介绍,中心研发的黑豹2.0速度指标打破了四足机器人奔跑速度的世界纪录,这要得益于团队对机器人动力学系统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所研发的高功率电机驱动器。
黑豹2.0“快”的背后,研究员指出,他们研发了“仿跳鼠碳纤维小腿”,做到在重量仅提升16%的代价下刚度提升135%;并仿照猎豹的利爪,给黑豹2.0定制了特殊“跑鞋”,使其抓地性能提升200%。
当前的足式机器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速度跟动物相比,任旧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院长王宏涛教授解释,重点是两个方面:第一点在控制方面,动物具有长期学习所形成的经验,但是人类研发的足式机器人每一步都要重新学习。所以一定要采用人工智能的办法,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深度学习,这样在遇到详细情况时才能“条件反射式”地做出步态调整。
在研发黑豹2.0的过程中,团队实现了两大颠覆性突破,一是形成了机器人正向设计的优化软件,可以服务于各类型的机器人设计工作,大规模节约机器人研发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二是高功率密度的电机驱动器研发获得成功,目前,团队设计出了国际领先的高功率密度、高载荷能力的电机驱动器,为下一代工业四足机器人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研究团队将进一步理解机器人和生物之间的差距,实现追赶甚至是超越生物机动性的目标进发。
值得一提的是,镜识科技2024年5月成立于上海张江,是一家初创通用足式机器人公司。该团队已实现四足电驱机器人高达8m/s奔跑速度,并在NatureMachineIntelligence及IEEE等期刊上发表相关成果。
不久前,宇树科技更新机器狗视频,Unitree B2-W机器狗能够实现托马斯全旋、侧空翻、360°跳跃转体、冲跳、极地跑酷等动作。据介绍,这款机器狗可在空载状态下持续工作5小时之后,最大移动速度为每小时20km,直立最大负重可达120kg,负载40kg时最大续航里程达到50km。
而在刚刚结束的CES展会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依旧为关注点之一。人形机器人、机器狗、AMR、清洁机器人、割草/农业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最新技术及新品纷纷亮相。
平安证券指出,未来随技术的继续升级、产业链成本端降低以及新型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服务机器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人形机器人也有望早日商业化落地,国内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建议关注产业链上游相关零部件及材料。
近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联想创投旗下安徽省联想强链补链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4142.1万元人民币增至约6177.1万元人民币。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由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超 38%,后者是一家流程工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法定代表人为熊蓉,营业范围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控制管理系统集成、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等,现由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领跑者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及上述新增股东共同持股。
据了解,联想此前已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曾投资具身智能公司星动纪元、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等。
1月14日,从知情人处获悉,前智元机器人首席技术专家高翔已于去年加入小笨智能,担任该公司首席技术官(CTO)一职。
2024年10月31日,小笨智能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公布的《小笨智能|打造工业智能搬运新时代》一文中,提到高翔任职CTO的消息。
针对高翔离开智元机器人加入小笨智能的具体时间及原因,记者向智元机器人和小笨智能进行求证,截止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两位知情人士和记者说,智元机器人内部在某些问题上确实存在分歧。
公开资料显示,高翔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科直博学业后,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后学位,编纂国内最早一批SLAM教材及机器人教材《视觉SLAM十四讲》。
企查查显示,小笨智能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成为企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领导者。2017年3月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清控银杏、磐古创投、联想创投;2018年3月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大蓝筹基金、深圳赢时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金额并未披露;2021年6月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侨基金、聚卓投资、共青城晟玺,金额约亿元。
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在全球的占比已超50%。
1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创新担当访名企》系列节目,走进埃夫特,一同探讨中国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
2024年岁末,在埃夫特位于安徽芜湖的工厂内,新下线的工业机器人一批接一批被发往下游客户。埃夫特董事长游玮表示,过去一年里,这样的节奏已成为常态。每个月,他们基本要完成近2000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任务。焊接和喷涂两个品类的产品,同比更是实现了近100%的增长。
2024年8月,埃夫特宣布,将在安徽芜湖新建一处未来年产能达10万台的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总投资近19亿元。
国家统计局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3581套,同比增长29.3%。
游玮表示,随着国产机器人的崛起,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一下子就下降,导致很多的传统制造业原来买不起机器人或用不起机器人的场景,逐步能够使用机器人进行人工替换。2025年随着下游的一些行业复苏,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会持续得到增长。
游玮称,比如整车制造,5年前,国外机器人在这样的领域还是绝对垄断的地位。最近几年,国产机器人品牌在汽车整车开始持续发力,已经实现了精密减速机、高性能伺服电机、高性能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内核这些关键核心部件、核心模块的100%自主化和国产化,未来5年到10年我们更多要解决“优不优”的问题。
游玮表示,未来在2030年之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整个规模会达到100万台。如果埃夫特能在其中占有10%的市场占有率,我们的需求就是10万台。新的工厂会采用智能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的模式,是“机器人造机器人”。
据央视财经此前消息,最近,国内业界宣布开启人形机器人的正式量产。业内人士介绍,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
2025年1月11日,OpenAI发布的招聘信息数据显示,其正在重新组建机器人部门,该部门将自主研发机器人及定制传感器套件。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研发“通用”“自适应”“多功能”机器人,计划为其机器人创建新的传感器和计算元件,并由企业内部开发的AI模型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各大科技公司也纷纷宣布相关技术进展和量产目标。日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布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预期量产目标,2026年目标是生产5万至10万个人形机器人。
此外,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2025CES”)上,英伟达宣布推出“世界基础模型”NVIDIA Cosmos。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通过Cosmos,研发人员可以使用Omniverse创建三维场景,然后使用Cosmos将其转换为照片级逼真的场景,再通过同时生成多个模型,帮助机器人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法,以此来实现机器人更快学习和进步。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OpenAI、特斯拉、英伟达等公司的战略方向,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向了未来机器人的‘自主性’‘智能化’和‘多功能化’。”
高盛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面对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中国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5、富士康与优必选宣布建立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携手落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1月15日,富士康与优必选宣布,双方将就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建立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开展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制造场景的测试验证及技术创新等工作,积极推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富士康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场景的实际应用。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富士康与优必选拥有非常良好的合作基础和长远的合作需求。根据协议内容:
第一,富士康与优必选将共同推进和验证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联合打造试点应用场景。基于富士康当前需求,优必选进行应用场景选择和技术适用性研判,在搬运、分拣、打胶、质量检査、影响劳工健康或者其他合适工位来测试及落地应用。
第二,针对建立未来“关灯工厂”,富士康与优必选将共同成立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联合攻关项目。双方致力于逐步提升人形机器人运动、感知和决策能力,一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业解决方案落地。优必选利用其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方面的领先技术,协助富士康升级制造智能化,打造高度智能化、柔性化的生产线,推动机器人工厂建设。富士康致力于将优必选工业级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引入其生产线,以进行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中的相关工作智能化。
第三,富士康与优必选还将共同建立专注于智能制造业的人形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富士康是世界级别的制造大厂,拥有生产制造先进的技术和多种机器人应用场景优势,优必选是中国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作为富士康唯一人形机器人合作伙伴,拥有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交付服务优势。双方一同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人形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探索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产业中的应用,着力打造标准化智能生产产线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第四,双方高层将进行定期沟通,协调、解决与合作有关的事项,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建设和商业化落地。
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愈发火爆,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元年。目前,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在富士康位于深圳龙华的工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实训工作,成功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中的应用可行性。第二阶段,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将进入富士康河南郑州车厂实训。
随着富士康与优必选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能加速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还能充分的发挥富士康在制造业和供应链的一马当先的优势,把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迅速降低。有了富士康的战略加持,优必选有望在全球市场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商用大规模量产。
继比亚迪、吉利汽车、奥迪一汽、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顺丰等巨头选择与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进行合作后,新年伊始,富士康的战略选择也再次印证了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品的巨大领先与抢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