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套现近20亿!美的回应清仓小米股票;艾为全新车规级数字音频功放震撼登场!为旌CEO郑军:智驾平权加速行业分工与合作

文章出处:米乐直播    人气:396    发表时间:2025-05-10 05:57:15

  4.低噪低延迟高可靠!艾为新新一代车规级 4x80W 数字音频功放震撼登场!

  据美的集团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已彻底清仓所持小米集团股票,累计套现18.36亿元,较初始投资12.72亿元获利5.64亿元。

  回顾双方合作,2014年美的与小米以交叉持股方式达成战略合作,各自投资约12.7亿元,布局智能家居生态。然而,自2020年起,美的开始逐步减持小米股票,并在2024年小米股价高位时完成清仓。

  对于近期清仓小米集团股票一事,美的集团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此次减持属于公司正常投资操作,没有特别原因。当被问及此举是否与业务战略调整相关时,工作人员强调没关系,并指出美的仍将坚持ToC与ToB业务并重的发展策略。

  分析人士指出,美的对小米的投资本质为财务投资,适时套现符合资本运作逻辑。与此同时,双方业务重心已从早期的智能家居协同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

  小米集团在智能汽车领域进展迅猛,2024年首款车型SU7系列交付13.68万辆,均价23.45万元,并计划2025年将交付量提升至35万辆。技术层面,小米2024年研发投入达241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相关专利超1000项,AI大模型技术将成为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核心支撑。

  美的则选择与蔚来深度绑定,2024年4月双方签署战略协议,合作涵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慧物流等领域。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多次与蔚来创始人李斌联合推广,强调家电与电动车在电控技术上的协同性。此外,美的加速拓展热管理模组、谐波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业务,并推动海外工厂投产,强化全球供应链能力。

  随着小米持续扩大家电产能、美的加码汽车零部件,双方在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资本层面,两家企业近年均在香港完成百亿级融资,为业务扩张储备弹药。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加速的背景下,美的与小米的路径选择折射出中国传统制造巨头与科技新贵的差异化战略。能否在智能电动时代延续各自优势,将成为影响两家企业未来十年格局的关键。

  3月28日-3月30日,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在30日的AI汽车论坛上,为旌科技CEO郑军以《智驾平权加速行业分工与合作》为主题发表演讲,阐述智驾平权加速中国智能化汽车普及进程中,车厂、算法、芯片公司如何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合作,形成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

  智驾平权将加速汽车智能化普及,市场需要更具性价比的芯片解决方案。车企全栈自研逐步回归理性,智驾Tier1和芯片行业迎来快速洗牌,车企、算法与芯片厂商更要深度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通过持续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端到端”是2024年的关键词。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智能驾驶正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快速普及,2025年是“智驾平权”元年,多模态大模型轻量化以及车企与产业链的深度合作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花了钱的人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和成本下降的双重驱动,将进一步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智能化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为旌科技推出的为旌御行VS919系列芯片,是一款面向智能驾驶领域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其核心亮点在于原生支持Transformer架构的天权NPU,以及配套的高效工具链。这一设计不仅明显提升了芯片的算力效率,还为Tier1供应商与车企提供了更便捷的算法迁移与开发环境,助力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落地。

  Transformer是当前智能驾驶领域的主流算法架构之一,尤其在端到端智驾系统中表现突出。它可处理复杂的多模态数据(如视觉、雷达、激光雷达等),并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实现高效的特征提取和决策。为旌全自研AI处理器为旌天权NPU针对Transformer架构进行了硬件级优化,包括专用的矩阵计算单元和高效的内存访问机制。这种设计使得VS919系列芯片在处理Transformer模型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更低的功耗。为旌天权NPU在典型Transformer模型上的计算效率数倍于传统GPU,同时整芯片功耗还可控制在10W以内,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了更强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近期,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多模态大模型的轻量化设计降低了算力需求,使得智驾系统能够在更低成本的硬件上运行,也进一步印证智驾芯片并不是算力越高越好,一味的堆算力,增加的系统成本,最终也会由消费者买单。

  “高质量低成本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有赖于车企、算法公司与芯片厂商的深度协同,形成技术闭环与商业正循环。”

  为旌御行VS919系列芯片,通过异构架构设计,支持算法和方案快速快速迁移和迭代。以及提供从模型训练(如ONNX)到车载部署的全栈工具链,降低开发门槛,快速产品化。而智驾的整个生态中,车企是终端产品的提供者,算法企业具有可快速优化模型泛化能力,芯片作为方案载体与算力底座,三方发挥各自优势,一同推动智能驾驶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落地的跨越,形成共赢局面。

  在演讲中,郑军展示了为旌科技与合作伙伴基于VS919共同开发的泊车、双目前视解决方案。

  除上述展示方案外,为旌御行系列智驾芯片通过灵活选择和组合,可覆盖通勤NOA,高速NOA,APA,HPA等应用场景,实现“一颗芯片,多场景智驾”。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站在了智能化变革的最前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引领全球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潮流。” 郑军在最后表示,“合作方能共赢,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创中国智能化汽车辉煌的未来!”

  为旌科技,于2020年注册成立,团队拥有丰富的应用处理器芯片开发和量产经验,掌握视频编解码,图像处理,低功耗人工智能加速器等 SoC 关键技术,为客户提供存在竞争力的智能感知芯片及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3月30日,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科技园举行。

  会上,合肥市发布《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举措》——“6128”工程:计划在一年内开放60家整车配套企业供应链目录,为100家公司可以提供公共服务与技术攻关支持,打通华为、讯飞两大多模态“智慧大脑”,实现行业标准统一,形成较为强大共性服务能力,并在8大应用场景加速落地。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提供每年1亿元专项补贴,全方位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据悉,合肥市作为国家级科学技术创新示范区,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已具备研发技术、生产制造和应用推广的扎实基础。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与场景深层次地融合,大会联合发起成立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该联盟由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与国地共建中心、华为、科大讯飞、江淮汽车、联想集团、阳光电源、中科星驰、埃夫特、江淮中心、乐聚机器人、聆动通用、中科深谷、众擎机器人、敬科机器人、零次方等企业组建,通过联合研发、多元应用场景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人才教育培训等有力举措,开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战略合作,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低噪低延迟高可靠!艾为新新一代车规级 4x80W 数字音频功放震撼登场!

  在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浪潮的驱动下,车载音频系统正加速迈向高保真、大功率与高可靠性的方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无论是新能源车型对静谧座舱的声学升级需求,还是高端车载娱乐系统对多声道环绕声的极致追求,都使得功放芯片在功率输出与长期稳定运行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严苛挑战。

  艾为电子于去年推出了应用于T-Box/AVAS系统的10W/22W模拟音频芯片AW8361xTSR-Q1系列,该产品成功量产并获行业广泛认可。在 AW8361xTSR - Q1 系列取得成功后,艾为电子持续深耕车载音频领域,现正式推出应用于智能座舱音频系统的全新中大功率汽车功放芯片 AW85601QPR - Q1。

  该芯片已通过车规AEC-Q100 Grade2 认证,具有4声道输出,单通道最大输出功率可达80W,支持低延迟()、高带宽(20~80K)、多模式展频等功能。

  该产品针对智能座舱音频系统优化,填补了国产LC后反馈高功率车规音频功放领域的技术空白,其具备170VA峰值功率的高性能音频输出特性,低噪声、低延时特性可支持 ANC主动降噪、路噪降噪等先进声学方案,结合实时负载诊断功能,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单电源供电设计简化布线,配合顶部散热封装满足严苛车载环境需求,助力车企实现轻量化与智能化目标。

  得益于艾为自主研发的电路架构,AW85601QPR-Q1的噪声低至11μV,信噪比提升至120dB,面对不一样的规格的喇叭,即使在封闭的汽车座舱内也无需担心噪声干扰。

  ANC/ RNC技术作为噪声管理的核心方案,随着智能化需求升级快速应用至汽车领域,但音频流的传输时延导致的实时性差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降噪效果,而AW85601QPR-Q1具有低延时通路,可以大大降低信号在音频功放内部的时延(),在ANC/RNC应用中,可以有效提升主动降噪算法的带宽,释放其他音频通路的时延压力。

  具有多种模式扩频功能:随机扩频、三角扩频,有效针对不一样应用环境的EMI干扰。

  目前,AW85601QPR-Q1 已成功通过国内多家一线整车厂商的整机验证,并确定了量产车型。与此同时,艾为45W AB类功放也即将量产。这两款产品将极大地推动车规大功率功放的国产化进程,为智能座舱影音系统提供更具优势的解决方案,助力国内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在全世界汽车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以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为用户所带来更加卓越的车载音频体验。

  2025年3月31日,中国上海——芯原股份 (芯原,股票代码:688521.SH) 今日宣布推出其基于AI (AI) 的自动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 调优系统AcuityPercept,旨在智能优化图像处理参数,以提升目标识别能力。AcuityPercept通过自动化调优流程动态优化ISP参数,以提升AI感知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广泛适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视觉、人工智能物联网 (AIoT) 等不一样的行业领域的AI视觉应用。

  芯原的AcuityPercept采用全局指引和局部精修算法,利用元数据和AI任务模型的损失反馈,自动优化ISP图像处理参数。通过持续优化调整ISP设置,该技术有效提升了目标检测精度,并为神经网络处理提供最优的ISP处理图像。AcuityPercept与芯原ISP IP相结合,可提供一体化优化方案,实现了全自动闭环调优。

  “AcuityPercept是连接ISP与目标AI感知引擎的关键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卓越的目标识别效果。随着AI感知技术在无人驾驶、智能监控和机器人等领域慢慢的变重要,芯原的AI自动ISP调优系统为构建更精准、高效和可扩展的AI视觉解决方案奠定了重要基础。”芯原首席战略官、执行副总裁、IP事业部总经理戴伟进表示,“AcuityPercept在我们ISP IP汽车客户采集的道路数据上表现优异。它是视觉感知引擎能够清晰、可靠地识别目标的重要技术。”

  据芜湖公布消息,3月28日,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来胜一行来芜,并举行高新区与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活动。

  立讯精密具备国际化生产、销售及研发运营能力,此次签约的动力总成及智能域控产品项目主要是做汽车动力总成及智能域控产品生产和销售。

  该项目总规划用地约200亩,预计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达产后预计项目完整年度可实现产值50亿元。

  作为汽车之城,芜湖以支撑万亿汽车产业、打造世界著名汽车城为目标,加快构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的汽车产业新经济生态。

  2022年,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上提出构建以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重大新兴起的产业基地为全省汽车产业核心发展区,探索构建跨城市的区域产业协同机制,打造“合肥—芜湖”双核联动、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创新产业链。

  2023年9月,芜湖印发《聚焦首位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出台《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政策》,不仅提出了实现路径和阶段目标,也在新能源领域开始全面布局。《计划》提出,将以“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为主线,以创新、产业、服务、人才、文化、金融、智慧7个平台为抓手,深化融通赋能,全方面提升汽车产业总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微容科技荣获“2024年中国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好案例” 打造研发创新沃土 推动产学研技术攻坚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